“嘀嘀!嘀——嘀————!” 7月4日中午2时左右,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引起了正在G242线融水路段忙着抢险的公路人的注意。
现场抢险工作
现场抢险工作
负责在抢险现场施工警戒的融水公路养护中心安全员立马叫停抢险工作,并走向后方查探情况,原来是一车载有30余名暑假期间返乡学生的小巴车停在了施工警戒线处,迫切的想要通过。
“司机大哥,各位同学!你们也看到了,目前塌方中断了交通,咱们正在奋力抢修,但是抢修期间任何车辆和行人是不能通过的,都是为了你们的安全,希望大家多多理解。”看到大家归心似箭,安全员耐心地和大家做解释工作,把路段的险情告知司机及乘客,并请他们从绕行路线通行。
7月2日上午以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融水境内国道242线小东江路段因受严重水毁灾害影响交通中断,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极其不稳定的上边坡给抢险保通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加上时不时伴随有降雨天气过程,导致该路段抢通工作清理了一半后又有新的边坡积土塌下来,抢险工作一时难有较大进展,交通中断也给沿线群众带来诸多不便。
“绕行路线我们早就知道了,但是这帮学生情况特殊,学校放假了他们在县城里没地方落脚只能返乡,我们已经帮忙在对向联系了接送车辆,只要走到那头就可以回家了。”司机表示,绕行路线太远,还有些学生还要赶着转车到其他村屯,时间耗不起。
面对司机和学生的难处,该中心施工安全员立即叫来同事一起商量解决方案。施工区域坚决不能让行人通过,于是经反复勘查,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现场抢险人员确定了一条绕过施工区域,完全能规避公路上边坡可能会发生再次塌方危险的路线,即从路肩外边斜坡穿过树林走到塌方点的另一端。
勘查安全通行路线
路线有了,但是摆在融水公路人面前的还有另一个难题,那就是学生一大箱行李如何转移的问题,一个成人想要穿越没有人行道,杂草丛生且雨天湿滑的丛林本身就是件难事,更何况是只有十几岁的中学生,还要背着大箱行李。
看着学生们无助的眼神,该中心职工唐诚荣,唐毅成,唐跃,刘丽娟立即拍着孩子们的肩膀,并重重的捶了捶自己的肩膀大声说道,同学们请放心,你们的行李我们来拿,你们只管跟在我们后面,一定能把你们安全带到公路那头。
说完便主动扛起学生们的行李箱走在前面,带领学生们踏上了回家之路。丛林中的路及其难走,融水公路的职工拿着砍柴刀走在前,肩上还扛着厚重的行李箱,遇到拦路的树藤就挥舞着手中的柴刀清理出过道来,脚下的坡太过陡峭就用自己的双脚狠狠的踩出道坎来,累了不敢停歇,渴了只能干咽口水,出汗了就用身上那沾满泥土的衣服粗狠拭去,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们的行李稳稳扛在肩头,生怕一不小心弄脏了孩子们的行李。
养护工们回来穿梭在近500米路程的丛林间7、8次不敢停歇,他们就这样靠肩拉人扛,把车上几十件行李运到了另一个上车点,大汗淋漓连口水也喝不上,怕晚了孩子的回家的时间,让身在家中的亲人们担心,也怕拖的时间太久导致孩子们得夜间赶路,因为山里大部分孩子即使到了乡镇街上还得赶路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家里。
“这些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大,望着他们的身影仿佛看到了我的孩子,所以山路崎岖,我们也要咬牙坚持帮助他们安全回家。”融水公路养护中心唐诚荣如是说。
“我小的时候就经历过因为不通路而走了近20公里山路才能坐车到县城的苦境,我深刻体会孩子们急切想回家的心情,我们一定努力让群众顺利回家”。融水公路养护中心一名职工说道。
孩子们和当地群众纷纷道谢,对公路人竖起了大拇指点赞。
送完孩子们到达另一个上车点,融水公路人擦了一把汗,又继续忙着抢险工作.....
7月5日,又一批学生路过,公路人继续变身“搬运工”
据悉,经融水公路养护中心组织抢险,该路段已于7月5日16时40分左右抢通,交通恢复通行。(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中公路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