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走进洞头镇洞头村的融水六进田螺养殖专业合作社,在286平方米的车间内,摆放着统一规格的禾秆草,25名员工正如火如荼地手工制作索绪帚。
点击播放视频▼
据了解,该合作社于2017年09月在融水工商局注册成立,发展以来,以捆绑索绪帚为主,按“订单+销售”模式自产自销、供客户所需规格进行生产制作,以苗山梯田糯草尾为原料制作而成。员工按照订单规格情况使用专用线捆绑禾秆草,如遇需求量大时,制作成品的索绪帚日产量可达到1万支以上。
2019年9月25日,该合作社被认定为“种养式”就业扶贫车间,也是融水县洞头镇第一批就业扶贫车间。该扶贫车间通过手工加工禾秆草等资源,为洞头镇尚未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近提供了合适的就业岗位,助力他们脱贫致富。如今,该扶贫车间已为14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韦志明、韦春茂夫妇是该扶贫车间第一批员工,也是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两人辛勤付出,累计月工资已达4000余元,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返贫风险,还间接催发了内生动力。“我在上班之余,还开了一个小水泥砖厂,现在刚起步,希望能进一步增加收入。”韦志明乐呵呵地说道。
“这片场地本是闲置民房。去年2月,我们与平城屯委协商租借该场地,利用本地资源糯禾草心进行加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该扶贫车间负责人潘林冲说。
今年3月9日,在人社部门的引导下,融水六进田螺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身复工复产,主打产品索绪帚,该产品月销售量达到了10万余支。扶贫车间员工通过计件方式多劳多得,月工资达到2000元以上,有效地增加了贫困户劳动力家庭收入。
截至目前,洞头镇共认定种养式扶贫车间2家,吸纳就业人员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人,平均工资已达到了2000余元,不仅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也助力了他们脱贫致富。(通讯员:周天威)
|
|